试读 | 赵洪波:读画前的功课(节选)

来源:书城杂志

作者:摇撸

2023-12-22

读画前的功课(节选)


一、略


二、富春山水与隐士严子陵


“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是元代文人李桓夸赞富春的一句诗。欣赏《富春山居图》前,先了解下黄公望当年看到的富春山水,也是我们走进这幅画卷的必备功课。


《富春山居图》中的山属于今天浙江省的龙门山脉,它自西南向东北绵延,横亘在建德、桐庐、浦江、富阳、诸暨等诸多地方。《富春山居图》中的水是富春江,它发源于安徽休宁,上游从浙江建德开始,下游到杭州萧山,全长约一百一十公里。


富春山水有多美呢?我们先看看古人的评价。


早在南北朝时期,文学家、史学家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就描绘了当时富春的美景: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这篇文章寥寥百余字,可谓字字传神,成为中国山水文化最初和最美的记忆。这之后,历代文人墨客争相来富春游览,赏美景、吊古迹、发幽思,于是乎,富春几乎成了古代最火的旅游打卡地。文人一般见多识广、眼光挑剔,但在富春,他们却痴恋迷醉,不吝赞美。


唐代李白酷爱游山玩水,中国之大几乎没有他没去过的名山大川。富春江,他必须来,一来就显出了“诗仙”的豪迈。他连续写了十二首诗歌,对富春的赞美之言滔滔不绝。在《古风·其十二》一诗中,他写道:


清风洒六合,邈然不可攀。

使我长叹息,冥栖岩石间。


富春的山水之美让李白不由得叹息,萌生出栖居山林,归隐富春山的念头。诗仙的赞叹,让富春在唐代变成了如雷贯耳的文化地标。


“诗魔”白居易不甘落后,也来了。他在《宿桐庐馆同崔存度醉后作》中写道:


江海漂漂共旅游,一樽相劝散穷愁

夜深醒后愁还在,雨滴梧桐山馆秋。


醉酒后的白居易半夜起来都不忘记写下游玩富春江的感觉。他说秋天来了,在这儿喝点小酒,没钱的穷愁都消散了。


浙江诗人吴融一看“诗仙”和“诗魔”都为富春写诗了,也赶紧跟风,用一首七律《富春》技压诗坛:


天下有水亦有山,富春山水非人寰。

长川不是春来绿,千峰倒影落其间。


吴融用二十八个字,简洁明了地说富春山水就是仙境,不是人间。


据统计,仅唐代描绘富春的诗人就有七十多位,王维、孟郊、韦庄、杜牧、陆龟蒙、皮日休等,举不胜举,好像凡是唐代有名气的诗人都来过。他们借景抒情,诗兴大发,俨然搞了一次以富春为主题、延续几百年的诗歌大赛。


进入宋代,文人们仍然前赴后继前来富春“打卡”。


1073年,苏轼由于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调任杭州通判。心情愁苦的他,乘船去富春江散心,写下了著名的《行香子·过七里濑》: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算当年、虚老严陵。君臣一梦,今古空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富春江两岸,青山重重叠叠,如画似屏,仙境般的山水让苏轼大彻大悟。这里独一无二的山水,不仅使他心灵上获得了温暖的慰藉,也使他在精神境界上再次得到超越和提升。

曾写下“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柳永,天生也是写景的高手。他在《满江红·暮雨初收》中这样写道:


桐江好,烟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

游宦区区成底事,平生况有云泉约。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


此时的柳永,年届五十,却是刚刚中了进士,被皇帝安排在富春江边的桐庐做了个团练。秀丽幽静的富春山水也让他萌生了在此地归老林泉、隐于山水的想法。


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令人仰望的高峰,当它们与富春山水相遇,便组合成了美美与共的经典之作,碰撞出了中国文学史上最美妙的语言与最美好的境界。


富春的美,不仅仅有“佳天下”的自然之美,还有底蕴深厚的文化之美。在富春源远流长的文化之中,隐士文化最为深厚。这里除了黄公望,还有一位著名隐士——严子陵,《后汉书·严光传》记载了他的故事。


严子陵也叫严光(前39—41),又名遵,字子陵。东汉著名隐士,会稽余姚(今浙江慈溪、余姚一带)人。严子陵是光武帝刘秀小时候的同学,他很有德行与才华。刘秀当了皇帝之后,想起小时候的友情和他的贤能,想征召他入朝。严子陵为了顾全老同学的面子,勉强入朝与皇帝叙旧。期间,他和刘秀谈得十分投机,晚上还在同一张床上睡觉。他在睡梦中把脚放在了刘秀的肚子上。第二天,专门负责“监天”的官员进宫来奏报,说是昨晚夜观天象,发现“客星”冒犯了“帝星”,非常凶险。


这个小故事可见严子陵和皇帝之间的关系,也可见官场权力斗争的险恶。有人竟然利用所谓的天象来诋毁严子陵,生怕他入朝做了大官。光武帝要严子陵当他的谏议大夫,绝对的权力核心职位。严子陵坚决不干,说还是喜欢回到富春江畔当一个渔父。之后他又辞过一次光武帝的征召,归隐终身。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隐士是非常耀眼的群体,许多正史专门记载“隐逸列传”。严子陵隐居富春山,他自己万万没有想到,富春山水因为他的到来,从此变得更加灵动活泼起来。两千多年来,富春,成了隐逸文化的重要源头,也成了历代文人雅士的精神朝圣地。


北宋文人范仲淹被皇帝贬到了富春江边的睦州,也就是今天的桐庐。他虽待在这儿的时间只有半年,却干了一件大事。他一上任,立即组织人员全力修缮当时已经破败不堪的严光祠,免除严子陵后裔的徭役,让他们专门负责祠堂祭祀的事情,并为祠堂建立了保护修缮的制度。这之后,他还写下了著名的《桐庐郡严先生祠堂记》,文章赞颂严子陵“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并在结尾写下了一句影响千古的名言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严子陵高风亮节的明灯被范仲淹再次拨亮了。这句话和他后来在《岳阳楼记》中写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起,成为读书人的座右铭,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为了纪念严子陵,富春江岸边,后人们为他设置了多处钓台。最有名气的严子陵钓台就坐落在今天浙江桐庐的富春江边,现在许多来富春江旅游的人们,仍然必登严子陵钓台。在今天人们心中,严子陵的“先生之风”依然熠熠生辉。


昭昭严子陵,垂钓沧波间。历史上,太多的文人向严子陵表达敬意,抒发淡泊名利的情怀,这其中有唐诗、有宋词、有美文,当然也有绘画。


1347年,富春江边出现了一位老者的身影,他身背布袋,里面放着一支笔,数张纸,几个饭团,渴了掬一捧富春江水,累了就在江边石头上小坐一下。这位老者就是黄公望。他的背虽然开始佝偻,但行走的步伐却很是坚定,身影是那么清晰。


黄公望曾为朋友方方壶(方从义)作了一首题画诗:一江春水浮官绿,千里归舟载客星。诗中,“客星”一词即指严子陵。黄公望借诗表达了自己要像严子陵一样,乘一叶归舟,隐于一江春水中。


博学多才的黄公望一定熟知严子陵的故事。严子陵不事王侯、淡泊名利的隐士精神帮助他从中年困顿的官场中解脱出来。《富春山居图》中,渔樵等众多点景人物的背后都隐藏着严子陵的身影。

与富春山水相遇的那一刻,一个全新的黄公望诞生了。在“风烟俱净”的富春山水里,他开始悟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也找到了生命的意义。


三、山水画:文人的风骨


欣赏古今中外的艺术作品,是一件十分惬意的事情。但每每读到中国山水画,很多读者却是一头雾水,感觉所有的山水画都一样,就是一些山山水水、树木河流的随意组合,左看右看也看不明白。所以讲《富春山居图》前,我们先说说欣赏山水画的一些注意事项。


如何读懂山水画,看出其中的好坏和门道呢?


黄公望在著作《写山水诀》中,透露了一句画山水的诀窍:“画一窠(kē)一石,当逸墨撇脱,有士人家风。”这句话用现代的话说就是:画山水,行笔运墨要清逸洒脱,有文人的风骨。这句诀窍不仅可以用来指导创作山水画,还能作为我们欣赏山水画的指南。欣赏山水画,第一要品鉴笔墨是否“逸墨撇脱”,第二要注意画面是不是有“士人家风”。按黄公望传授的这两点,我们就能读明白所有的山水画。


山水画,笔法千古不易,无外乎勾斫(zhuó,砍、削)、皴(cūn)擦、点染;墨分五色,浓、淡、焦、干、湿。那什么是好的笔墨呢?黄公望给我们指出来,就一个标准:“逸墨撇脱”。这四个字,理解“逸”是重点。


北宋画家黄休复在《益州名画录》中将绘画艺术分为“逸”“神”“妙”“能”四格,并将“逸”置于其他三格之上,从而确定了“逸”在中国绘画中最高的美学地位。后来的文人们都非常认同这句话,北宋的大才子苏辙就附和说:“盖能不及妙,妙不及神,神不及逸。”


我们读山水画的时候,也可以把画品鉴为四个档次。第一档:能。画家有能力把山水形貌描绘得精细准确。第二档:妙。画家像庖丁解牛一样,把笔墨运用得熟能生巧,得心应手,精妙地再现自然。第三档:神。画家技艺已经出神入化,能画出自然的神采。第四档:逸。这一档从前三档重视“再现”自然转向“表现”自然,这种“表现”也就是今天常说的“写意”,画家要写出本人的生活态度、情趣和精神。这不仅要求画家超脱尘世,追求隐逸的生活和格调,还要求画作笔简形具、得之自然,画出高逸、清逸的精神。


画史上,山水画能达到“逸”格档次的,“元四家”黄公望、倪瓒、吴镇、王蒙是典型的代表。倪瓒就在《题自画墨竹》中直白地说:“余之竹聊以写胸中逸气耳。”因为他爱在画中抒发逸气,所以他的许多山水画虽然“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读起来却感觉超凡脱俗,清逸天真。


鉴赏完山水画的笔墨,我们就要注意山水画背后是否蕴含“士人家风”。士人,俗称文人,是古代对知识分子的一种称呼。和家庭有“家风”一样,中国的文人也是有“家风”的。往古代说,这“家风”就是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司马迁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陶渊明的“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概括来讲,也就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几千年来,中国文人历尽沧桑,饱经忧患,无论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当他们伫立于群山之巅,俯视苍生社稷时,眼睛里总是闪烁着孔孟的忠善仁爱,老庄的达观超然,佛禅的慈爱悲悯。无论信奉何种思想,也无论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在他们的灵魂和心性里,都蕴藏着一种可称为风骨的“家风”。如果能理解了中国文人的风骨,我们就读明白许多山水画背后的深意。


南北朝时,画家宗炳在《画山水序》中也讲过一个山水画的理论,让我们在探寻“士人家风”时,更能看到古代文人对信仰的追求和执着。他说:“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味象。”在他看来,山水形象秀美而有灵性,圣人可以借此修身悟道,贤者可以借此抒发情怀、体味万象。山水中是有“道”和“情”的。他提醒我们,绘画也好,看画也罢,如果只看到了具体的山石林木、河海湖草,而没有明白这些具象背后的“道”理和情感,那就未免读得太浅了。


所以,我们看山水画,不仅要看外在的形,还要读懂内在的“道”。这“道”里隐含着作者的信仰和宇宙自然的规律。


我们今天能看到的黄公望所有的画作,都是山水画。从这些画中,我们能读出黄公望对山水的信仰和偏爱。这些山水里,有他看透红尘、隐逸林泉的情怀,也有他追寻生命意义、探求自然宇宙的大“道”。


中年的黄公望经历牢狱之灾后,加入了全真教,隐入了富春山水中。在这里,他修建了住所“小洞天”,望峰息心,归于“全真”。他把一生的酸甜苦辣都融入山水云烟之中,凝聚成了画中之兰亭—《富春山居图》。这幅画,不再仅仅是一张画,而是他一辈子的生命历程,一种人生大彻大悟后的信仰。


“笔端点点皆清气,谁道痴翁不解仙”,这是元代文人张宪评价黄公望画作的诗句。从元代开始,人们就评价黄公望的山水画多具有仙灵之气。我们看《富春山居图》时,也要细细体会画卷中的仙气、灵气。古代文人中,信仰道教的很多,譬如王羲之、吴道子、李白、张旭、赵佶、倪瓒等,但能笔墨入道,将道家思想和艺术作品完美结合的人当属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的绘画形式是长卷,也称手卷,这也是黄公望特意选择的一种体现其信仰的画作形式。中国画其他常见的形式还有斗方、册页、扇面、挂轴、中堂等,但比起长卷来,样子和气魄都差了一大截意思。《富春山居图》《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等中国传世名画,大都选择的是长卷的形式。这些画卷动辄数米长,横向展开,犹如滔滔不绝的江水,连绵不断。


欣赏长卷,我们应该将它置放于桌案上,慢慢展开约双肩的宽度,一段一段地细细品读。要看画作的下一部分时,我们可以左手向左展放,右手跟着向左卷收,遇到感兴趣的内容随时可以停下来品读。当你熟悉这种方法,你就会理解和佩服古人的趣味和智慧。在展、观、收这样一个读画的反复过程中,右手掌握着过去,左手控制着未来。当长卷展放完毕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再左手收卷,右手展放,重新让长卷返回原来的样子。这样,画面就可以往复循环,我们又可以返回画卷中去了。


老子曾在《道德经》中说:“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当我们反复品读《富春山居图》时,会发现画卷里的山水也充满着流逝、深远、循环的意味,这不就是老子说的“道”吗?


黄公望在《临李思训员峤秋云图》一诗中云:


蓬山半为白云遮,琼树都成绮树华。

闻说至人求道远,丹砂原不在天涯。


在富春山水里,黄公望发现他所追寻一生的“道”,不在遥远的天涯,而就在身边,就在画卷里。他就是画卷中独坐孤舟的渔父,是伐木山林的樵夫,是松荫草亭里的书生,是策杖山路的行者。《富春山居图》是他的归宿,也是他的生命。


跨越了六百多年的历史沧桑,黄公望还一直栖居在富春山水中,护佑着《富春山居图》,等待着有缘的人们和他一起走进山水之中。

 

[责任编辑:MISS SUSAN]

需要投稿或者爆料,艺术品推广宣传, 提供新闻线索. 客服电话:010-63948722,诚邀合作伙伴。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艺宣网www.rmyxw.net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人民艺宣网www.rmyxw.net独
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人民艺宣网www.rmyxw.net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获取联系方式>>

版权所有: 人民艺宣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57456号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西三环南路57号美克大厦中宣盛世国际书画院  客服电话:010-63948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