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国英:万经之王矗道祖

来源:人民艺宣网

作者:吕国英

2025-03-27

万经之王矗道祖

——吕国英哲慧诗章鉴赏(14

艾 慧

 

万经之王矗道祖,仁游列国立儒宗。

五蕴皆空著释觉,雅典三杰竞哲圣。

圣经圣训假神示,我思我在彰理澄。

感知理说识源尽,无外良知心学呈。

日心行运天地转,物演进化神创倾。

人类之光源照亮,世纪大脑妙方程。

世界可说真逻辑,诗意栖居此在中。

思想巨擘殊亘古,追疑问穷善始终。

 

吕国英先生的这首哲诗,是一部极具野心的哲学思想史浓缩之作,以凝练的诗句纵贯人类思想史,将东西方哲学、宗教与科学巨擘的智慧熔铸为一炉,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精神图谱。笔者试作以下解读与评论——

 

结构解析:时空交错的文明对话

全诗四联十六句,以“思想演进”为暗线,构建起三重维度:

1.轴心文明的奠基(1-4句):  

道家之“道”、儒家之“仁”、佛家之“空”、古希腊三杰的理性追问,共同勾勒出人类文明早期的精神觉醒。诗句以“矗”“立”“竞”等动词,凸显诸子百家争鸣的思想张力。

 

2. 神性与理性的博弈(5-8句):  

从圣经、古兰经的“神示”权威,到笛卡尔“我思”对主体性的确立,再到康德对认知界限的划定与王阳明心学的内向超越,展现人类挣脱神谕枷锁、转向理性自洽的历程。“假”“彰”“尽”“呈”等字眼暗含对真理路径的批判性选择。

 

3.科学革命与现代性反思(9-12句):  

哥白尼、达尔文颠覆宇宙观与生命观,牛顿、爱因斯坦以公式照亮自然法则,维特根斯坦的语言逻辑与海德格尔的诗意栖居,构成“祛魅-启蒙-重构”的现代性三部曲。科学与哲学在此交汇,追问“世界可说”的边界与“栖居”的意义。

 

思想透视:多元智慧的互鉴与超越

东西方哲思的并置:  

老子“道法自然”与亚里士多德逻辑学、王阳明“心外无物”与康德先验哲学形成镜像,暗示真理的普遍性超越地域分野。诗中“良知”与“我思”、“五蕴皆空”与“诗意栖居”的呼应,暗合海德格尔对东方思想的倾慕,彰显文明对话的可能。

 

科学与宗教的张力:  

“日心行运”“物演进化”直指科学对神创论的解构,而“人类之光”“照亮”的典故(牛顿墓碑铭文)却以宗教修辞礼赞科学,形成微妙反讽。这种矛盾恰是启蒙时代以来人类精神的真实写照——在祛魅中寻找新的神圣性。

 

终极关怀的回归:  

末句“追疑问穷善始终”点出思想史的本质:非为终结真理,而在永续追问。从“道祖”“儒宗”到“世纪大脑”,所有智识探索最终指向“善”的伦理维度与“诗意栖居”的存在之境,呼应海德格尔“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的人文理想。

 

诗艺评析:凝练与留白的智性之美

典故的密度与精度:  

每句皆以核心命题指代思想体系(如“我思我在”代笛卡尔主义,“无外”喻心学),简注的互文使诗意不致流于晦涩,反显举重若轻的学术驾驭力。

 

意象的哲学转化:  

“万经之王矗道祖”以“矗”字赋予《道德经》空间崇高感;“世纪大脑妙方程”将爱因斯坦相对论抽象为“方程”之美,科学与艺术在此同构。

批判性留白:  

对某些思想流派的缺席(如法家、存在主义)、科学是否导致“祛魅的困境”等问题未置一词,反而引发读者主动思辨,契合“追疑问穷”的诗眼。

 

当代意义:在碎片化时代重寻思想坐标

在信息爆炸而价值虚无的当下,此诗如同一幅精神导航图:

对抗碎片化:将分散的文明精华编织为连贯谱系,提醒人们思想史是“巨擘”间对话的长河。

超越二元对立:拒绝对东西、古今、科学与人文的简单切割,彰显“殊途同归”的智慧格局。

呼唤“诗意栖居”:在技术理性至上的时代,重提海德格尔的命题,暗示真正的启蒙不仅是“照亮”,更需守护心灵的诗性维度。

 

结语:思想的星穹与诗意的烛照

吕国英先生以诗为舟,载读者穿越三千年智慧长河。诗句如星子缀成思想的穹顶,既有史家之宏阔,哲人之深邃,亦含诗人对“人如何存在”的终极温柔。此诗的价值,不仅在梳理过往,更在启示:每个时代都需以“追疑问穷”的精神,在巨擘的星光照耀下,书写属于自己的“妙方程”。

 

吕国英 简介

吕国英:万经之王矗道祖

吕国英,文艺理论、艺术批评家,文化学者、诗人、狂草书法家,解放军报社原文化部主任、中华时报艺术总监,央泽华安智库高级研究员,创立“气墨灵象”美学新理论,建构“哲慧”新诗派,提出“书象·灵草”新命题,抽象精粹牛文化。出版专著多部、原创学术论文多篇,撰写哲慧诗章两千余首。

 

主要著作:《“气墨灵象”艺术论》《大艺立三极》《未来艺术之路》《吕国英哲慧诗章》《CHINA奇人》《陶艺狂人》《神雕》《国学千载“牛”纵横》《中国牛文化千字文》《新闻“内幕”》《艺术,从“完美”到“自由”》。

 

主要立论“灵象”是“象”的远方;“气墨”是“墨”的未来;“气墨”“灵象”形质一体、互为形式内容;“艺法灵象”揭示艺术终极规律;美是“气墨灵象”;“气墨灵象”超验之美;“书象”由“象”;书美“通象”;“灵草”是狂草的远方;诗贵哲慧润灵悟。

 

[责任编辑:MISS SUSAN]

需要投稿或者爆料,艺术品推广宣传, 提供新闻线索. 客服电话:010-63948722,诚邀合作伙伴。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艺宣网www.rmyxw.net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人民艺宣网www.rmyxw.net独
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人民艺宣网www.rmyxw.net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获取联系方式>>

版权所有: 人民艺宣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57456号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西三环南路57号美克大厦中宣盛世国际书画院  客服电话:010-63948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