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性逍遥自在真
——吕国英哲慧诗章鉴赏(17)
艾 慧
千载运变演竞存,自然使然造化神。
万殊一相大化老,灵性逍遥自在真。
吕国英先生的这首哲慧诗章《灵性逍遥自在真》,以凝练的语言构建了一个深邃的哲学宇宙,将自然演化、万物归元与灵性超脱的命题熔铸于四行诗句中,展现了东方智慧与生命哲思的交响。笔者试着从意象解构、哲学内核与审美超越三个维度展开解读。
时空折叠中的生命图景
1.“千载运变演竞存”
“千载”以时间的浩瀚感拉开序幕,“运变”暗合《周易》阴阳流转之道,而“演竞存”则直指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诗人将物种演化的宏大叙事压缩于七字之间,暗示文明进程与自然法则的同构性——竞争不仅是生物存续的机制,更是宇宙秩序的隐喻。
2.“自然使然造化神”
“自然使然”化用老庄“道法自然”的命题,消解了目的论的神学色彩;“造化神”则赋予自然以创生性的神性维度。此句在否定人为干预的同时,将“神性”归还于宇宙本身的自组织法则,暗合怀特海过程哲学中“创造性进展”的理念。
殊相与共相的辩证之舞
3.“万殊一相大化老”
此句堪称东方辩证法的诗性结晶。“万殊”对应现象界的纷纭多样性,“一相”直指本体界的终极实在(类似柏拉图“理型”或佛家“空性”),而“大化老”以拟人化笔法展现时间对差异的消解。诗人揭示:所有表象的差异终将在“大化流行”(《易经》)中归于统一,这既是对赫拉克利特“万物一体”说的呼应,也是对华严宗“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现代转译。
4.“灵性逍遥自在真”
末句将视角从宇宙论转向存在论。“灵性”突破生物性的桎梏,指向人类意识的觉醒;“逍遥”取自《庄子·逍遥游》,却赋予其现代存在主义色彩——在荒诞的生存竞争中,唯有精神的绝对自由能抵达本真存在。此句完成了从“天道”到“人道”的哲学跃迁,暗示个体生命在参透万物齐一后,方能臻至海德格尔所谓“诗意地栖居”之境。
古典韵律与现代性思辨的媾和
形式张力:七言句式承续唐诗格律,但“竞存”“造化神”等词汇的现代性注入,使文本在古典容器中迸发出后现代的思辨火花。这种“旧瓶新酒”的创作策略,恰如其分地隐喻了传统智慧与现代文明的对话。
意象悖论:诗中刻意制造的多重悖论(如“竞存”与“逍遥”、“万殊”与“一相”),并非逻辑矛盾,而是通过辩证法的螺旋上升,引导读者超越二元对立,走向更高维度的认知整合。这种思维模式与黑格尔“正反合”的辩证法形成跨时空共鸣。
终极关怀:在技术理性宰制的当代社会,诗人以“灵性逍遥”为救赎之路,既是对工具理性的批判,也是对道家“返璞归真”的当代诠释。这种人文关怀使诗歌超越单纯的哲理阐述,升华为对文明困境的审美回应。
在熵增宇宙中寻找灵性的负熵
吕国英先生的诗章,犹如一柄穿越时空的青铜剑,在斩开现象世界的迷雾后,显露出“万物并作,吾以观复”的澄明之境。当现代人在“竞存”的焦虑中迷失时,这首诗提醒我们:真正的进化不是物种间的残酷博弈,而是灵性在参透“万殊一相”后的自觉跃升。或许正如诗人所启示的——在宇宙的热寂宿命中,唯有觉醒的意识能在“逍遥自在”中抵达永恒之真。
附
吕国英 简介
吕国英,文艺理论、艺术批评家,文化学者、诗人、狂草书法家,解放军报社原文化部主任、中华时报艺术总监,央泽华安智库高级研究员,创立“气墨灵象”美学新理论,建构“哲慧”新诗派,提出“书象·灵草”新命题,抽象精粹牛文化。出版专著多部、原创学术论文多篇,撰写哲慧诗章两千余首。
主要著作:《“气墨灵象”艺术论》《大艺立三极》《未来艺术之路》《吕国英哲慧诗章》《CHINA奇人》《陶艺狂人》《神雕》《国学千载“牛”纵横》《中国牛文化千字文》《新闻“内幕”》《艺术,从“完美”到“自由”》。
主要立论:“灵象”是“象”的远方;“气墨”是“墨”的未来;“气墨”“灵象”形质一体、互为形式内容;“艺法灵象”揭示艺术终极规律;美是“气墨灵象”;“气墨灵象”超验之美;“书象”由“象”;书美“通象”;“灵草”是狂草的远方;诗贵哲慧润灵悟。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艺宣网www.rmyxw.net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人民艺宣网www.rmyxw.net独
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人民艺宣网www.rmyxw.net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获取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