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国英:心有桃花源

来源:人民艺宣网

作者:吕国英

2025-04-08

吕国英:心有桃花源

 

心有桃花源

——吕国英哲慧诗章鉴赏(25

艾 慧

 

心有桃花源,漫野见南山。

醉卧自在境,无处不神龛。

 

吕国英先生的这首五言哲慧诗章,以极简笔墨构筑了一个禅意充盈的精神宇宙,体现了东方诗学中“以少总多”的美学智慧。笔者试着以三重维度解读其哲思内核——

 

空间解构中的精神突围

诗人通过“桃花源—南山—自在境—神龛”的空间意象链,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心理空间、从物理维度到精神维度的解构。“漫野见南山”中的“见”字,暗合禅宗“顿见真如”的观照方式,将陶渊明笔下的物理南山转化为心性澄明的证悟之境。这种空间解构实则是对世俗价值坐标的超越,彰显了"心外无物"的禅悟智慧。

 

醉境书写中的主体嬗变

“醉卧”作为核心动作意象,既是对魏晋名士风度的当代呼应,更是对主体存在状态的哲学重构。此醉非酒醉,乃是“禅悦为食”的精神沉醉,指向庄子“坐忘”与临济宗“无事是贵人”的双重境界。主体在醉境中消解了物我对立,实现了从“占有性存在”向“栖居性存在”的嬗变。

 

泛神论视野下的神圣重构

“无处不神龛”的终极命题,打破了宗教场所的神圣区隔,将禅宗“青青翠竹尽是法身”的宇宙观推向极致。这种泛神论并非原始宗教的万物有灵,而是经过理性淘洗后的诗性智慧,暗合海德格尔"诗意栖居"的哲学理想,在祛魅与复魅的辩证中重建了现代人的精神圣殿。

 

该诗的价值不仅在于古典意象的现代转译,更在于为后工业时代的生存焦虑提供了东方智慧方案。若说缺憾,或许在于对现代性困境的观照稍显隐晦,若能增加些许时代语境的互文,或可使哲思更具现实穿透力。这种“以禅入诗,以诗证道”的创作路径,为当代汉语诗歌的哲学化写作提供了重要启示。

 

吕国英 简介

吕国英:心有桃花源

吕国英,文艺理论、艺术批评家,文化学者、诗人、狂草书法家,解放军报社原文化部主任、中华时报艺术总监,央泽华安智库高级研究员,创立“气墨灵象”美学新理论,建构“哲慧”新诗派,提出“书象·灵草”新命题,抽象精粹牛文化。出版专著多部、原创学术论文多篇,撰写哲慧诗章两千余首。

 

主要著作:《“气墨灵象”艺术论》《大艺立三极》《未来艺术之路》《吕国英哲慧诗章》《CHINA奇人》《陶艺狂人》《神雕》《国学千载“牛”纵横》《中国牛文化千字文》《新闻“内幕”》《艺术,从“完美”到“自由”》。

 

主要立论“灵象”是“象”的远方;“气墨”是“墨”的未来;“气墨”“灵象”形质一体、互为形式内容;“艺法灵象”揭示艺术终极规律;美是“气墨灵象”;“气墨灵象”超验之美;“书象”由“象”;书美“通象”;“灵草”是狂草的远方;诗贵哲慧润灵悟。

 

[责任编辑:MISS SUSAN]

需要投稿或者爆料,艺术品推广宣传, 提供新闻线索. 客服电话:010-63948722,诚邀合作伙伴。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艺宣网www.rmyxw.net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人民艺宣网www.rmyxw.net独
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人民艺宣网www.rmyxw.net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获取联系方式>>

版权所有: 人民艺宣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57456号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西三环南路57号美克大厦中宣盛世国际书画院  客服电话:010-63948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