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万里寻道
——吕国英哲慧诗章鉴赏(27)
艾 慧
儒逐世,道润命,
释澄怀,纵横走世界。
真穷疑,善尽悯,
美极彰,逍遥愈天我。
五千载问典,罄书强生弱灭。
九万里寻道,终究自圆信说。
吕国英先生的这首哲诗以高度凝练的语言,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道、释三家思想的碰撞与融合,同时贯穿对真善美的终极追问,堪称一部浓缩的东方精神史诗。
上阕:三重境界的交响
“儒逐世,道润命,释澄怀”构成文化基因的三重奏:儒家以入世精神建构社会秩序,道家以自然之道滋养生命本源,佛家以空明之心超脱世俗尘埃。这种“纵横走世界”的哲学姿态,既非简单的思想拼贴,更非机械的时空穿越,而是将三家精髓熔铸为新的精神坐标——既有儒家的现实关怀,又具道家的生命觉解,更含佛家的心灵超越,形成中国文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精神范式。
下阕:真善美的极限叩问
“真穷疑,善尽悯,美极彰”展现认知的辩证法则:真理探索至穷极处,必然遭遇认知边界的迷雾(如量子力学颠覆经典物理);至善抵达终极之境,反生悲天悯人的苍凉(如佛陀见众生皆苦);至美臻于完美巅峰,终将显露本质的虚妄(如敦煌壁画褪色后的永恒)。这种“逍遥愈天我”的境界,既是对庄周“天地与我并生”的现代呼应,更暗合海德格尔“诗意栖居”的存在哲思。
终章:文明的元命题
“五千载问典”与“九万里寻道”构成文明探源的时空坐标:从甲骨文到量子卫星,从丝绸之路到星辰大海,中华文明始终在“强生弱灭”的丛林法则与“自圆信说”的价值建构间寻找平衡。这种探寻既包含《易经》"穷变通久"的智慧,又蕴含《道德经》“反者道之动”的辩证,最终指向文明存续的根本命题——如何在变动不居中守护精神火种。
此诗的价值不仅在于哲学思辨的深度,更在于其创造性的诗性表达:三字经式的节奏暗合《诗经》遗韵,跨时空的意象跳跃颇具李贺奇崛,而概念的重构与解构又深得策兰语言实验的精髓。这种传统与现代的诗学对话,使古老智慧获得当代性重生,为困顿于物质主义的现代心灵,提供了重返精神原乡的隐秘路径。
附
吕国英 简介
吕国英,文艺理论、艺术批评家,文化学者、诗人、狂草书法家,原解放军报社文化部主任、中华时报艺术总监,央泽华安智库高级研究员,创立“气墨灵象”美学新理论,建构“哲慧”新诗派,提出“书象·灵草”新命题,抽象精粹牛文化。出版专著多部、原创学术论文多篇,撰写哲慧诗章两千余首。
主要著作:《“气墨灵象”艺术论》《大艺立三极》《未来艺术之路》《吕国英哲慧诗章》《CHINA奇人》《陶艺狂人》《神雕》《国学千载“牛”纵横》《中国牛文化千字文》《新闻“内幕”》《艺术,从“完美”到“自由”》。
主要立论:“灵象”是“象”的远方;“气墨”是“墨”的未来;“气墨”“灵象”形质一体、互为形式内容;“艺法灵象”揭示艺术终极规律;美是“气墨灵象”;“气墨灵象”超验之美;“书象”由“象”;书美“通象”;“灵草”是狂草的远方;诗贵哲慧润灵悟。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艺宣网www.rmyxw.net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人民艺宣网www.rmyxw.net独
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人民艺宣网www.rmyxw.net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获取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