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被称为南诏文化发源地的小城巍山,总会惊叹于此地的建筑、美食,更惊叹于它博大厚重的文化底蕴与人文风貌。如今,乘着特色小镇建设的东风,大理巍山古城凭借独有的“南诏IP”,成为云南特色小镇建设中的排头兵。
像大理巍山这般拥有深厚文化底蕴和优质山水风光的“小镇资源”,在云南还有很多。云南省公布的105个特色小镇创建名单中,就有包括制作紫陶、永子、木雕、银器等民间工艺品在内的多个特色小镇。放眼全国,目前全国特色小镇总计划数量已超过1500个,加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已公布的403个特色小镇(含云南省公布的105个特色小镇),今后全国将会出现近2000个特色小镇。
“数量”已占优势的云南特色小镇,如何在小镇建设浪潮中“以特立镇”,将生态优势、特色文化转化为发展优势?专家建议:不宜盲目落子兴建,“以特立镇”构建具有生命力的产业型特色小镇,赋予其独立的IP文化灵魂,云南的特色小镇建设才能独树一帜。
现状 泛旅游化欠缺核心竞争力
每逢假期,散落在云岭大地上的“小镇”都会异常火爆。随着私家车保有量的增加、消费者出游需求的变化、乡村旅游日益迅猛的发展,琳琅满目的旅游特色小镇,渐渐成为云南小长假及周末出游的“网红地”。泛旅游化的消费聚集,日趋成为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
据国家住建部公布的全国特色小镇名单显示,第二批276个特色小镇中,文旅产业主导型特色小镇占到了42%,旅游已成为特色小镇发展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坐拥丰富旅游资源的云南,105个特色小镇中就有76个是“旅游特色小镇”,约72.4%的占比率不难看出:借助民族文化、自然生态、气候环境等独特优势的云南特色小镇,正借助“旅游+”穿针引线,融合医疗、养老、康体、工业、体育等相关产业,积极发挥和释放着旅游产业的综合带动功能。
记者多方走访调查后发现,花开云岭的“特色小镇”虽然数量上已具优势,但“花开时节赏花”“果熟时节摘果”的旅游季节性劣势明显,部分特色小镇“圈地盖房”后运营引客的能力较差,与产业衔接的综合功能不强。有游客甚至评价:不论去到哪个小镇,“古街道”上售卖的都是披肩、银饰、非洲鼓,风格千篇一律。
根据国家四部委2017年12月4日发布的《关于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特色小镇是指在几平方公里土地上集聚特色产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相融合、不同于行政建制镇和产业园区的创新创业平台。云南师范大学旅游系主任、旅游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李庆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云南省范围内,符合要求的优秀特色小镇并不多见。尽管在“城市更新、政策扶持、消费升级”等信号下,特色小镇成为吸引投资和扶持政策的“洼地”,但就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部分正在兴建的特色小镇还是陷入了“千镇一面”的同质化瓶颈。
调查 “千镇一面”凸显投资运营风险
据了解,云南的105个特色小镇名单中,有76个“旅游特色小镇”,剩余29个小镇的建设类别为民族手工艺小镇、口岸小镇、双创小镇、农业小镇、工业小镇、物流小镇……顺应云南旅游大省向强省建设的趋势,投资建设以上特色小镇的业主方,或多或少都将小镇运营的现金流“赌注”押在“旅游+”的衍生业态上。
中国旅游研究院昆明分院暨云南省旅游规划研究院原院长姜若愚表示,泛旅游化的小镇运营,多依托“旅游+”的引擎作用,这种小镇运营模式与国外以产业立镇的特色小镇有着本质区别。以时下最受游客追捧的“赏花游经济”为例,以花海为噱头吸引游客,围绕花海展开骑马、摄影、划船、温泉、民宿、农家乐、手工作坊等业态的旅游小镇,在云南可谓是一抓一把。但花期一过,因“赏花经济”兴起的小镇,一周内就能从“门庭若市”急转直下为“门可罗雀”。相较于法国普罗旺斯的基础香料种植产业、美国纳帕溪谷的百种葡萄种植产业、台湾清境农场的高山果蔬种植产业等国际知名的“赏花品牌”而言,火爆一时的“鲜花”小镇,还欠缺能以品牌IP作为核心竞争力的产业生命力。
特色小镇建设的“井喷式”扩容,让作为云南特色小镇建设专家团成员的李庆雷也颇为担心。李庆雷举例说:“在被列入全省首批105个特色小镇的村镇中,以茶文化为主题的小镇就有8个,包括普洱市的思茅普洱茶小镇、景迈普洱茶小镇,临沧市的双江县勐库冰岛茶小镇、临翔区昔归普洱茶小镇、凤庆鲁史茶马古道文化小镇、凤庆滇红小镇,保山市的昌宁红茶小镇,西双版纳的易武古镇……特色小镇建设如果不注意在自身已有的资源基础上寻找比较优势,强化创意策划,赋予小镇差异化的主题概念,提升、强化、凸显小镇的竞争特色,很容易导致重复建设、恶性竞争、出现同质化产品等风险。”
国家发改委曾有数据测算,一个核心面积一至三平方公里的特色小镇三年投资一般为50亿元左右,对不少财力窘迫的地方来说,这一数目巨大。投资后一般要维系八到十年的运营才可能实现盈亏平衡乃至盈利,这期间的持续投入也是不小的金额。基于这一测算,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学术委秘书长冯奎曾坦言:很多房地产企业转向做特色小镇,却缺乏对特色小镇内涵和概念的理解,缺乏产业运营能力,对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方面的认识也不够充分,导致把特色小镇项目当作房地产开发项目。特色小镇开发的房地产化风险,会滋生出低质量的规划风险、可持续运营风险和金融风险等一系列风险。
措施 七要素确保“以特立镇”生命力
自2016年住建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公布《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以来,特色小镇就步入了发展快车道。纵观全国如火如荼的特色小镇,部分特色小镇的发展模式和路径探索已取得一定成效,但更多的特色小镇还在面临着生存的考验。
面对犹如雨后春笋般兴建的特色小镇,云南省委副书记、省长阮成发曾就“加快推进云南特色小镇建设”表态:云南建设特色小镇非常有优势,省委、省政府一直把特色小镇建设放在重要位置谋划推进。起步之初,云南就明确提出要突出“特色、产业、生态、易达、宜居、智慧、成网”七大要素,要避免成为新一轮的房地产开发。阮省长特别提出:要把特色小镇打造成云南产业升级的一个聚焦点,打造成云南后现代生活方式的集中展示平台。对滥竽充数、变相搞房地产开发、突破生态红线等不符合政策要求的,要坚决淘汰。坚持“两不”原则,即:不滥竽充数、不搞房地产开发。要把特色小镇打造成为云南城镇化建设的一个新亮点。
从第一代的“小镇+一村一品”,到现在的“小镇+新经济体”时代,特色小镇渐渐发挥出城市修补、生态修复、产业修缮的功能。李庆雷告诉记者,特色小镇需要“以特立镇”,步入“小镇+新经济体”时代,特色小镇产业和空间的活力,更需要具备“内生、新奇、绿色、互补、体验”的特色,以提升特色产业立镇的转化率。李庆雷说,云南省提出的“特色、产业、生态、易达、宜居、智慧、成网”七大要素,让云南的特色小镇在“小镇+新经济体”时代,更能借助互联网和城市创新体系融入全球价值链。
借鉴 赋予小镇内生驱动力的“华侨城模式”
对于建设旅游小镇,被誉为“中国旅游主题地产第一品牌”的华侨城集团或许有发言权。从深圳的第一个项目起步,华侨城集团多年来已经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模式:“旅游+文化+城镇化”“旅游+互联网+金融”。
一位多年在华侨城集团从事小镇开发与管理的业者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中国文化旅游的领军企业,华侨城在对每个小镇开发时,都会先根据当地独特禀赋的旅游资源、文化特色,展开有针对性的挖掘与保护,因为这些才是吸引游客来观光休闲度假的亮点。除此之外,华侨城还会依据特色打造“文化旅游型”“产业依托型”“卫星城镇型”的旅游小镇。换句话说,打造特色旅游小镇不是兴建房地产综合体。适当地投入硬件设施建设,确保游客的基本消费需求得以满足,只是打造特色旅游小镇的初级阶段,依托产业的“内生驱动”,依托文化赋予其旅游的灵魂,依托城市流量,做“卫星城镇”依附在大、中城市周边,确保客流量的稳定输入和产品迭代,才是打造旅游特色小镇时需赋予其的“内生驱动力”。
旅游小镇是什么?著名旅游、酒店研究专家魏小安下过这样的定义:旅游小镇应以旅游为主体功能,以文化为主题吸引,以新型生活为主导基础,以未来发展为主要引领。华侨城的这位管理者说:旅游追求的是精神愉悦与身心放松,魏小安教授对旅游小镇的定义,完美地诠释了现代人去旅游小镇放松身心和愉悦精神的诉求。
华侨城多年来的经验表明:打造特色小镇不能“人去楼空”,需要“留住”当地人。在挖掘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时,不仅要挖掘历史底蕴,加工出独具民族特色和民俗风情的特色文化旅游产品,更要贴上独具当地特色的文化符号,赋予这些产品文化价值,让小镇能在未来自己“造血”。用特色打造小镇独特的“IP”,这才是“华侨城模式”与众不同之处。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艺宣网www.rmyxw.net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人民艺宣网www.rmyxw.net独
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人民艺宣网www.rmyxw.net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获取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