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却尘间事,惟愿拂清风
作者:武振江
——刘海涛先生诗歌品读
浮躁,可能是当下人们对于社会的普遍共识。然而在商业思潮兴盛,大众都把眼光聚焦在利益上时,怎么给我们的内心留一片净土,一个蓝天,一泓清水……在各种新思潮泛滥的都市,如何寻得一份内心的静谧?是很多人在茶余饭后,都会偶然想一下的。而诗歌,这个在当下似乎成为一种特殊符号的文艺形式,对于忙忙碌碌的我们来说,仿佛已经是很久远的事情。而诗歌作为人文关怀,人文情感,人文交流的重要内容,貌似已成为在凡俗之中人追求精神享受的奢求。今天我们就走进刘海涛先生的诗歌世界,通过探究一个有鲜明特征的“商务诗人”,来感受他在商场拼搏中,用诗歌陶醉自己,用诗歌丰富自己的故事。聆听他的心声,感受他的诗意生活和情感变化。
今年四月份的一天,我从江苏睢宁参加完全国散文颁奖大会回到北京,一个外地朋友却在办公室里面久候了——苏德超先生。在喝茶的间隙,他与我偶然聊起了刘海涛先生,虽然我与刘先生素未谋面,但是通过苏先生的介绍却能够深入浅出的勾勒出刘海涛先生的轮廓。苏先生和刘海涛先生是老朋友,共同历经商海浮沉,对人生认识颇为独到。但听他娓娓道来,颇为兴趣盎然。刘海涛先生祖籍河南南阳,现在广东居住生活。商海的拼搏,非但没有消磨他对生活,对诗词的热爱,反而历久弥坚,更坚定了心中所爱。他酷爱用诗歌表达他对生活的感触。常常在碎片化的时间,酝酿思绪,积蓄情感,把自己的情志在诗歌上放逐。稍稍打开刘海涛先生的微博,目睹那一行行文字,就能够感觉到他情绪思想的起起伏伏,一个对家人,对朋友,对社会充满温度的心。其中作者对自己的母亲、外祖母等家人情感多次在笔下流淌。例如:录取通知书和高昂学费/却让你眼里充满泪花……母亲的脸干枯了/曾经的磨难/都融进你层层叠叠的皱纹!那些有温度的文字,充满了对母亲的感激,对年少时母亲关护作者的敬重,字字入心,感人心肺;又如:焦麦炸豆的时候/那个小脚老太太送水的身影/再没能出现在田埂/口渴的时候,我又想到你/外婆。这幅画面跃然纸上,让读者读到此处不时浮现出外婆的身影,想起她的慈祥,她的仁爱,她的奉献……让人欲罢不能。一曲简单的曲子奏出大家的心声,诗歌的通灵作用,体现无遗。
除了亲人的这些意象外,童年的伙伴、老树、小河、水井等等也是作者笔下经常吟哦的对象。例如:《恰同学少年》中,那年你丢失了的半块橡皮/我费劲力气/也没能找到它的根和芽,这些事情是那么的清晰可见,同学时代的种种历历在目,让人感慨唏嘘啊!韶华已逝,不觉已经苍苍白发,回望那同学时代的一切,感觉是那么的留恋……还有《风中的种子》那棵院子里/水井旁/不时咿呀作响的老树……/我想让它孤独老去/或是让它独自回味/自己一世走过的路……直觉告诉我们,这些都是作者家乡的内容,多少年过去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剩下的记忆就是它们,不时的撩动我们的心弦。这也是,时下我们经常提起的“乡愁”吧。
有时候是略感遗憾的,不能亲自与刘海涛先生,并肩而立,抵足而谈,一起畅想那辽阔的天空,宽阔的海洋,那茂盛的大树,那诗意芬芳的远方,那懵懂少年,那课堂内外……有同感的人,有时候无须见面,就看着那一行行的文字就可以畅游他的世界,在那里可以读懂他的心灵,看到人性的闪光。
忘却尘间事,惟愿拂清风;
惯看云卷舒,懒听蛩虫鸣。
一众凡中客,山内寻清净;
参透人间道,四海皆风景。
在今年的端午节的时候,我去了一趟门头沟的白瀑寺,在山上也写了一首仿古体诗小诗——《登白瀑寺有感》。当看到刘海涛先生写的《端午情思》时,感慨良多。端午节,全球人都在过自己的节日,过法儿不同,但是都是过的这个“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不是一样的诗歌内容却有一样美的人生景致,插科打诨之际,不觉又是一番感喟。
时常感觉的浮躁,在此刻,有了些沉稳,有了些淡然,因为你走进了一个与你同样经历风霜雪雨,同样爱心满满的人的世界,感觉到了人们在奔波之余的温馨。这万万千千的人,这芸芸众生,无时不刻都在交融情感,等你歇脚,等一份清凉。哪怕有人说众人皆醉我独醒,哪怕只是一刻钟,只要稍作停留,就会感觉诗意盎然。
作者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艺宣网www.rmyxw.net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人民艺宣网www.rmyxw.net独
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人民艺宣网www.rmyxw.net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获取联系方式>>